• 我在陣地上——共產黨員抗疫手記(程安民博士的抗疫日記)
    發布時間:2020-04-17 瀏覽次數:4533次

    2020年疫情來襲,全國掀起了一場抗擊疫情的戰斗。在戰疫關鍵時刻,無數人不顧安危、挺身而出、奉獻自己、播灑愛心。城鄉因他們而安,家園因他們更美!

    期間,湖北省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總經濟師孫兵、產業規劃所程安民博士、規劃師馮華等人,主動成為志愿者深入一線下沉社區,身體力行,成為最美的疫情逆行者。尤其是程安民博士,他連續一個月戰斗在疫情隔離點,從他抽空記錄的字里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到滿滿的愛和感動!

    01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1月30日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襲擊了武漢。我的城市病了,我的家園病了,我的心也開始忐忑不安。網上各種消息快速地傳播,我一個也不放過地關注“頭條”和政府官網發布的公告。從那一刻起,我一直守在家中,陪伴我的妻子和剛從美國學成歸來的女兒,雖然家里溫暖了許多,但是心里還是有些不定,一個個“怎么辦”在腦海里浮現。

    除夕團圓飯再也沒有往年的熱鬧,哥哥嫂子都沒有來家中團聚,看著一桌子的飯菜,吃的還是不香。每天守在家中除了看書、看新聞,再無他事。1月30日上午,當我接到一個征求我上一線“抗疫”意見的電話時,家中的寧靜被打破了。女兒傻傻地看著我,妻子反復地問我“是不是真的要去?”當時那種擔心與不舍,讓我無法回答,沉默了好一會兒,我毫不猶豫地去房間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和電腦,什么話也沒說。她們也明白了,妻子很快起身給我拿了口罩,女兒也不斷叮囑讓我保護好自己,我只是“嗯”了一聲。當我推開大門走出家的第一步時,我又一次回頭望著從相識到相知28年的妻子以及和我們一起生活了21年的女兒,眼睛開始有些濕潤,但我強忍著,不能讓他們擔心。他們站在門口將門緩緩地關上了。

    芷岸龍庭10棟2單元。走出樓棟,我不自覺地抬頭看著我們家的窗戶,久久地,久久地……

    一周來,這是第一次走出家門,在寬闊的南湖大道上,偶爾才能看到一輛車,打了一通聯系車輛的電話后,我開始有些焦急。怎樣才能去20公里外的疫情防控隔離點?大約十分鐘后,我的電話響了,是妻子的,問我怎么去,上車了沒有,簡單的話語略帶了些心酸。我告訴她,還沒上車,等會就有車,讓她不用擔心。

    在車上,我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了醫學觀察隔離點工作方案的編寫,簡單的兩頁文字將整個工作流程和人員安排全部起草完畢,下車后將電腦、打印機及一些簡單的辦公用品快速地安置到位,正式加入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抗疫一線的大家庭,開始了密接觀察對象接收安置工作。

    直到次日凌晨2點,我們工作人員才各自回到房間休息,我依然在服務點開始我的第一個值守夜。那時,什么也沒想,什么也沒問,心中只有一個念想:我的城市養育了我,成就了我,現在他病了,我有責任和使命,必須和他一起共同戰勝這場“瘟疫”。

    02

    心中永遠的不安

    2月5日

    近一周的安置工作,我所在的隔離點共接收密切接觸者110多人,轉診6人,每天持續工作18-20小時,送餐、發藥、測體溫,四層隔離樓房124間觀察對象房間,我們五個人都要服務到位,有時還要和他們在微信群里進行心理疏導。

    2月5日,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下午3點左右,一個九歲的小女孩拖著一個小小的紫色行旅箱站在我面前,一句話也沒說。送她進來的是江夏區團委,爺爺、奶奶和她的母親都在醫院確診了,她的父親并不在她們身邊。小女孩名叫“江小燕”(化名),留著一頭長長的秀發,穿著泥黃色的襖子,看起來不是很精神,眼睛里帶著一種渴望。

    我不敢多問,只是接過她的行旅箱帶她進電梯上了三樓隔離區(我毅然脫掉了自己的防護服,只戴了口罩,不想給她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

    晚餐的時候,我送到她房間,她什么話也沒說,一個人獨自坐在床邊,我也站在那里好一會兒,說,“和你媽媽通話了沒有,要不通個電話告訴她你已經到這兒了,讓她放心?”她只是點了點頭。我很肯定地告訴她,我會每天將飯送到她房間,按時幫她洗頭、梳頭,她還是只點點頭。吃完飯后,我讓她洗漱洗澡,等會再幫她洗衣服,她才說了一個字“好”。

    這時,我關上了她的房門,下樓繼續我的接待工作。晚上12點,我想起小孩衣服沒洗,趕快上樓敲了一下她的門,問她睡了沒,并告訴她,“對不起,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一定幫你洗衣服,早點休息”,她的一聲“嗯”,讓我的內心無比愧疚,在一個帶著渴望眼神的小孩面前,我讓她失望了,徹夜難眠,穿上防護服,戴上手套、護目鏡開始了整個大樓的巡查,再回到值班服務臺整理一天的動態觀察對象臺賬、體溫監測臺賬,看一看每位觀察對象連續幾天每天的體溫變化情況,不知不覺到了天亮,我走出大門,在隔離大樓門前活動了一下四肢,為送早餐做好一切準備。

    從這一天開始,我就在手機上設置了事務提醒,每天提醒自己對這個小女孩的照顧承諾。

    03

    天涯同患難,比鄰共此時

    2月8日

    一大早,我就和同事們商量,今天是元宵節,我們這里有130多位醫學觀察對象,疫情讓我們有緣在一起,我們一定要讓他們感覺到溫暖。于是我們在微信群里送給他們每個人節日的祝福,到了晚上就餐時,給他們每人一份湯圓,并祝她們節日快樂,保持好心情,早日解除隔離。

    “你好,8530!今天體溫降了沒有,咽喉有沒有不適感覺?”

    “你好,8440!咳嗽好些沒有?蓮花清瘟一定要按時吃。”

    “你好,小丫頭!中午你想吃點什么?”

    “你好,程老師。我是8699的,我們家小孩尿不濕用完了。”

    “你好,程老師。我是8442的,我訂購的水果快到了,麻煩幫忙送上來。”

    “你好,程老師。我是8666的,我的CT監測和核酸檢測出來沒有?”

    “你好,程老師。怎么今天還是這個飯菜,也不換樣,怎么吃呀?”

    “你好,程老師。我有皮膚病,沒有藥,社區里怎么還不送來呀?”

    “你好,程老師。我的口罩沒有了,紙巾用完了,還有垃圾袋……”

    類似的電話,每天一遍一遍地接聽著,毫不厭煩地回答著,一個一個的問題我們都耐心地想辦法解決。往日的激動情緒在這一刻怎么找也找不到。心里只有一句話,“天涯同患難,比鄰共此時。”但愿大家節日快樂,早日平安健康回家團聚。

    04

    我把燈光比繁星,星光照我夜逆行

    2月13日

    晚飯后,我還是和往日一樣,整理一天的報表和動態管理檔案。一個電話讓我放下了所有的工作。

    “你好,服務總臺。我是8316的,我的丈夫體溫突然升高……”欲哭無淚的焦急電話,讓我迅速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跑向三樓(電梯為隔離對象專用通道)。我敲響了她的房門,沒看見她丈夫,她指了指衛生間,她的丈夫正在浴室洗澡,門沒有關,我慌亂地走進衛生間,什么也顧不上,讓她丈夫擦干水后,拿起電子體溫計測了一下他的體溫,“37.5!臨界體溫。”只好安慰她,順便問了一下她丈夫的其他情況,“咳嗽不?胸悶不?咽喉癢不?”等等一些類似問題。回答都是正常,我就讓他先吃了抗病毒藥,等一小時后再測體溫。

    “你好,服務總臺。我還是8316的,你們快來救我丈夫,我們要去醫院,他快不行了。”

    我即刻跑向三樓,邊跑邊撥打夜班醫生電話。當我們走向他房間時,她的丈夫已是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馬丹醫生迅速采取了急救措施,大約經過了半小時,120救護車已經到了樓下,我們一同把他送進了醫院,辦理入院手續,進行全面檢查,通過CT影像檢測——雙肺感染!血象檢查顯示多項數據偏高!“疑似患者”!直到幫他送進病房安頓好后,我們才松了一口氣。回到隔離點已是凌晨3點,但我們心里還是想著8316房的家屬,敲了三下房門,她還沒有休息,我們告訴她丈夫的情況后,不停地安慰她,讓她好好休息,這時她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哽咽地抽泣著……

    這一夜,我們艱難地熬到了早晨7點。繼續聯系車輛,將她和她的小孩送到醫院進行篩查檢測。幸好都沒什么問題。

    第二天,回到隔離點服務總臺,完成昨晚沒有完成的工作。補報13日報表:解除隔離觀察對象76人,接收觀察對象18人,轉診疑似病患1人,累計12人。

    05

    春風笑容于今朝,平安健康送家人

    2月29日

    一個月的醫學觀察對象隔離安置工作,今天就要交答卷了。我在清晨6點起了床,走出大廳,伸了個懶腰。心里默算著,今天這里的100余人將要全面解除,不,還有10個需要延期繼續觀察。這一個月共接收醫學觀察對象306人,轉診累計17人,通過雙陰檢測和CT檢測,正常解除279人。一上午將所有手續辦理完畢,中午醫院為了我們的安全和健康,通知我中午去醫院做了一個全面檢查。

    下午3點,收到醫院的信息,“你是健康的,檢查一切正常。”我將這一檢查結果迅速轉發給了我的妻子和女兒。這一個月來,一直不敢和她們視頻通話,怕她們擔心,今天終于可以向她們報個平安了。

    新的一輪安置工作又要開始了。我僅以一首感言為我們家園加油:

    深夜思·送瘟神二首

    (一)

    你戴皇冠我心愁,扁鵲小蝠競春游。

    英雄兒女相繼出,雷火二神鎮九州。

    (二)

    江城早櫻俏招手,怎奈阿蝠小蟲阻?

    眾志成城齊協力,驅送瘟神一聲吼!

    (中央指導組在隔離點指導工作)

    分享:
    欧美日韩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