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油作物單產有望創新高,怎么做到的?這些地方來“打樣”!
    發布時間:2022-05-27 瀏覽次數:8062次

    眼下,主產區夏糧收獲拉開序幕。在我國,夏收油料主要是冬油菜,菜籽油產量占國產食用植物油四成,是擴種油料潛力最大的品種。今年夏油收獲過九成,豐收基本到手。

     

    今年,中央財政加大產油大縣獎勵、耕地輪作和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政策項目支持力度,同時受油菜籽市場價格高位拉動,冬油菜播種面積進一步擴大,加之生長過程氣候適宜,油菜播種質量高、基礎好,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到位,預計今年夏收油菜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國家推廣20多個適宜機收、高油高產品種,優質品種面積達95%以上。并因地制宜推行免耕直播、分段收獲等30多套綠色高效技術模式,帶動大面積增產提質。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冬油菜播期適宜,播種質量高、基礎好,再加上天氣條件總體有利,油菜長勢好于上年。經專家田間調查,夏收油菜單產有望創歷史新高。安徽:水稻油菜輪作 冬閑田變“油田”

     

    在長江流域,收完油菜就要栽插中稻。為了把中稻種在豐產期,實現穩產增產,各地多措并舉,強化服務搶收油菜。

     

    地處長江下游的望江是安徽油菜第一縣,當地現代農業產業園稻油輪作示范基地里,收割機正在忙碌穿梭。

     

    為提高油料產能,安徽壓實油菜擴種任務,今年,安徽省油菜種植面積達到600萬畝左右,比去年增加30萬畝。在擴種油菜的同時,當地還組織油菜專家赴生產一線開展精準精細指導服務,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和覆蓋面。今年,預計油菜籽總產量可達95.6萬噸。

     

    圖片

    江西:油菜生產亮點突出 搶抓農時加緊收割

     

    江西今年油菜生產呈現出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突出亮點。在稻油輪作試點縣永新,當地正搶抓農時加緊收割。在江西新余水西鎮,為了幫助農民加快收割進度,當地組織黨員志愿者走進田間地頭幫助采收和銷售油菜籽。在上栗縣赤山鎮灣里村,千畝油菜豐收,田間地頭呈現出農民搶抓農時收割油菜的繁忙景象。

     

    圖片

    北:油菜豐收 “抱團”收購

     

    5月中旬,湖北省1700多萬畝油菜陸續進入大面積成熟收獲期,各地政府通過推廣機收,確保顆粒歸倉。

     

    為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菜籽油的需求,湖北省油菜籽加工企業積極入市,實施優質優價,開始油菜籽收購工作,讓農民種出的油菜籽賣個好價錢,促進湖北糧油增產、糧農增收。5月19日下午,湖北省糧油集團在武漢啟動了2022年油菜籽聯合收購,吹響了油菜籽收購戰役的沖鋒號。

     

    湖南:機械化助力顆粒歸倉

     

    在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13.8萬畝油菜已經成熟,油菜莢格外飽滿。過去,這里的油菜收獲大部分要靠人工收割,不僅成本高,收獲損耗也大,不少油菜粒會在收割中灑落。為減少收獲損耗,提高油菜籽產量,今年,當地農機部門對30多臺收割機進行了改裝,實現了油菜收割、脫粒、清選等環節一步到位。

     

    油菜是湖南湘西的主要糧油作物,今年,當地油菜機械化收割面積達9.85萬畝,同比增長9.95%。在油菜實現大面積機收的同時,當地還通過加強機手操作培訓、調整作業模式等,降低機收損失。預計油菜機收損失率比去年降低2.1%,平均每畝油菜地減少損失6.3斤,全州油菜產量因此增加62萬斤。

     

    山東: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調研和技術指導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博平鎮譚西村,市、區兩級農業農村部門專家組就大豆玉米套種后長勢、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和技術指導。今年以來,聊城市茌平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共落實種植面積1萬畝,全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圖片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 呂修濤:今年是實施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中央加大資金投入,各地層層壓實責任,全力推動油菜擴種任務落實落地。截至目前,豐收基本到手,增產趨勢明顯。

     

     

    來源:農民日報(記者王田、趙煒)、央視新聞客戶端、央廣網、人民網、萍鄉日報

    監制:梁冰清 編輯:杜娟(見習)

    分享:
    欧美日韩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