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政府工作報告》預判2015糧食市場基本態勢
    發布時間:2015-03-20 瀏覽次數:6667次
      3月1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閉幕。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向我們傳遞了哪些信息?糧食企業該如何理解《政府工作報告》重要內容,積極參與“驅動創新”,在爬坡過坎的過程中借風借力,勇往直前?
      本文從宏觀經濟形勢、調控政策、基本面及市場主體等幾個主要因素入手,就2015年糧食市場面臨的形勢及可能呈現的基本態勢,與大家共同探討,供有關部門及業界朋友參考。
      一、宏觀經濟形勢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之中,復蘇動力不足,地緣政治影響加重,不確定因素增多,推動增長、增加就業、調整結構成為國際社會共識。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今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還要大。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是“攔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分析:近年來,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總體低迷。雖然我國及極個別國家的經濟狀況正在逐步向好,但是由于拖累經濟增漲的結構性矛盾由來已久、內生動力不足,加上各經濟體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拉動的力度十分有限,經濟復蘇十分緩慢,甚至存在階段性反復的可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上漲2.0%,年度漲幅創出2009年以來新低。2014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2%。2015年2月CPI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1.4%。
      預計2015年PPI增速仍處于持續回落狀態,需求總體偏弱,通縮預期上升。今年物價水平仍可能繼續處于相對較低水平。
      在經濟形勢總體低迷的大環境下,企望2015年我國糧食市場形勢一家獨秀缺乏支撐。
      二、調控政策
      報告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報告要求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分析:2013年我國GDP增速7.7%。2014年GDP 總值636463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來的新低。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主動將今年我國GDP增速目標下調為7%,一是基于對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正確分析,二是為了主動適應新常態。相對于以前偏重數量型的增漲,2015年更加強調經濟發展中的質量和效益。
      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于農業生產、糧食生產,更多強調的是產量、數量。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指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農業科技創新、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糧食要“量”增,更要“質”優。
      另外,國家規定2015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百斤135元、138元、155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變。這是2004至2007年連續四年維持早稻、中晚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70元、72元、75元不變以來,時隔8年后第二次維持最低收購價格與上年不變。
      作為千百年來的傳統行業,面對千載萬逢的歷史機遇,糧食企業如何認識和參與“創新驅動”呢?
      首先,2015年最低收購價格從政策層面打破了企業多年以來認為原糧價格必須連年只漲不跌的心理定勢。經營者必須對“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市場在農產品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等一系列政策導向有充分的認識,進行有關準備。
      二是在原糧價格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卻為糧食企業成品糧利潤的適當增加預留了空間。此外,通過加強信息暢通和產銷協作、豐富品種結構和提升產品質量、縮短供應鏈條和延伸品牌價值等手段,還可以繼續拓展新的利潤空間。
      三是市場對糧食價格的形成并不是完全被動的。國家政策措施仍然可以發揮必要的調控作用。一是最低收購價對2015年的新糧價格構成底部支撐,二是在產量獲得豐收、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啟動托市收購或者臨儲的方式進行調控,確保糧食市場基本穩定。
      四是糧食企業積極參與“創新驅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通過品種創新、產業創新、服務創新,尤其是經營手段、產業模式、合作方式、管理理念、營銷思路的創新等,在重視產量和數量的同時,更加重視質量和效益,才能在弱勢的市場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
      三、基本面: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要穩定在5.5萬噸(1.1萬億斤)以上,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堅守耕地紅線,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進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億畝。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研發推廣應用。引導農民瞄準市場調整種養結構,支持農產品加工特別是主產區糧食就地轉化,開展糧食作物改為飼料作物試點。綜合治理農藥獸藥殘留問題,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分析:201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 60709.9 萬噸( 12142 億斤)其中谷物總產量 55726.9 萬噸(11145.4 億斤)。其中稻谷總產量為2.06億噸。國家相關機構預計2014/2015年度稻谷消費量為2.0248億噸,年度產大于需約300多萬噸,國內稻米市場供應繼續寬松。
      2014年我國早秈稻產量為3401萬噸。2014年全年通過拍賣出庫臨儲稻谷422萬噸。截至2015年1月底,臨儲稻谷庫存達6000多萬噸。目前已近3月底,春耕春播即將進行,儲備糧輪出工作將逐步展開。
      2015年糧食庫存消化壓力空前之大,消費終端沒有明顯好轉。把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將更加嚴厲。預計短期內市場總體行情難以樂觀。但為品質優良、安全放心、服務到位的創新企業和優質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四、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包括中央儲備企業、地方儲備企業、糧食加工企業、糧食經紀人、糧農,以及國際貿易糧商等。
      中儲糧總公司近年來為了確保儲備糧管理“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為使糧食“買得進、存得好、賣得出”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儲糧直屬庫的糧源需求主要是正常輪換,以及按國家要求啟動托市或臨儲收購,對市場的影響可控有度。
      國家計劃2014-2015兩年間新建倉容1000億斤,支持主產區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等建設有烘干設備的儲糧設施。要求完善糧食經營者庫存制度,鼓勵企業多購多存。強化地方政府特別是銷區責任,嚴格落實地方儲備任務,其中2014年增加地方儲備500億斤。2014年,湖南省對全省所有倉儲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修繕,恢復和新增有效倉容291萬噸。預計2015年地方儲備對糧源的需要將顯著增加。
      自2012年以來,糧食加工企業為規避風險,調整經營策略,糧源囤積力度大減,主要以“即收即加即賣”為主;部分地區的加工企業停產、停業、轉向。加工企業對普通稻谷市場的影響力度小于往年,但對優質稻谷的需求數量維持穩定,不排除在部分時段采購需求迫切,甚至導致局部性、短暫性、結構性“缺糧”。
      近年來糧食經紀人搶購糧源、待價而沽的現象有所放緩,但他們對市場信息敏感,以賺取利潤為主要目的。市場只要有風吹草動,他們就可能迅速出動,影響力有時被數倍放大。糧食部門及相關企業既要充分發揮糧食經紀人的積極作用,又要進行合理引導。
      糧農在糧食產業鏈條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提前在種植環節引導他們種植市場適銷對路的產品;在收購季節主動進行政策宣傳,確保不出現賣糧難。但糧農對市場上階段性緊缺的糧食品種,不排除惜售的可能。
      除了大豆、玉米以外,我國的主糧品種小麥、稻谷受國際市場影響比較小。2015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量為小麥963.6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10%;玉米720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40%;大米532萬噸(其中:長粒米266萬噸、中短粒米266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50%。
      泰國政府計劃2015年促銷1000萬噸左右的庫存大米,泰國外貿部稱可能在今年8月份之后銷售低質大米儲備。
      越南卻不希望與其他國家在中國進口米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從2015年3月2日起,越南破碎率25%大米最低出口價格已從360美元/噸調低到350美元/噸。
      預計2015年進口米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會減弱。但經過連續三年較大規模進口,無論從市場主體心理,還是從市場本身來看,其影響已經得到部分稀釋。進口米對國內市場的直接沖擊力度有所減弱,但長期影響尤存。
      結論: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發展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要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預調微調,更加注重定向調控。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2015年2月5日,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兩會”召開前夕,央行再次宣布自3月1日起,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和5.35%。預計今后仍然存在利率繼續下調的可能。
      綜合分析認為,預計2015年我國糧食市場形勢總體以弱為主,趨勢弱中向好。對于局部區域的部分品種比如優質稻谷,可能存在短暫的市場機會。但總體行情難有大的亮點和起色。
      預計2015年市場流動性將好于上年。糧食企業的融資難可望適當緩解,經營成本下降,為利潤的增加提供了可能。建議糧食企業既要主動抓住直接的政策契機,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的“邊際機會”。同時積極練好內功,主動加強行業間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降低生產、流通、經營成本,以更好地提高效率,在爬坡過坎中攜手前行,實現多羸。
      特別提示:本分析建立在其他客觀因素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如果其他因素發生重大變化,如突發性自然災害、國際間重大政治事件、主要糧食進出口國對貿易政策發生重大調整等,都有可能導致市場形勢發生其他變化。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分享:
    欧美日韩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