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櫚油有望展開季節性反彈
    發布時間:2015-11-12 瀏覽次數:5981次

         



         季節性對于農產品來說尤為重要,是判斷其價格走勢的首選指標之一。基于多方面考量,我們認為棕櫚油即將展開季節性反彈。首先,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入季節性減產,后期供給縮減,同時目前的厄爾尼諾達到極強標準,未來幾個月印尼棕櫚油產量可能堪憂。其次,國內棕櫚油庫存盡管下半年處于攀升趨勢,但仍低于往年水平。再次,棕櫚油、豆油價差有望季節性收斂。最后,四季度棕櫚油價格容易出現季節性上漲。

    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入季節性減產周期

          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1—8月隨氣溫上升,棕櫚油產量逐漸增加,至9、10月達到高峰,10—12月步入季節性減產周期。

          自今年9月以來,厄爾尼諾題材成為植物油市場乃至全球油脂油料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最近,中國氣象局正式確認目前的厄爾尼諾氣象發展達到極強標準,強度直逼史上最強的1997/1998年度厄爾尼諾事件。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會導致東南亞棕櫚油產區高溫干燥,進而影響產量。

          受厄爾尼諾影響,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印尼降雨量稀少,棕櫚油產量可能受到影響。通常而言,干旱對棕櫚油產量的影響存在4—6個月的滯后期,因此,未來幾個月印尼棕櫚油產量可能堪憂。

    國內棕櫚油庫存偏低,后期供給偏少

          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季節性變動非常明顯,1—4月為上升期,5—10月為下降期,10—12月會小幅抬升。4、10月為年度趨勢的兩個轉折點,其中10月一般為階段內低點出現的時段,棕櫚油價格容易出現上漲。

    另外, 1—9月我國累計進口棕櫚油430萬噸,其中,9月進口56萬噸,為年內進口第二高月份。但今年一、二季度棕櫚油進口降幅較大,加之四季度的季節性因素,綜合考慮全年棕櫚油進口會比去年有明顯下降。

    棕櫚油、豆油價差將季節性收斂

          由于豆油、棕櫚油具有極強的相關性,兩者的套利頗受投資者青睞。尤其是每年10月,國內大豆收獲,對豆油構筑一定壓力,而棕櫚油減產,對棕櫚油產生一定支撐。豆棕價差將出現季節性收斂。

          從今年情況來看,豆棕價差第三季度走高,目前豆棕1月合約價差在1200元/噸附近,5月合約價差在1000元/噸附近,維持在年度高點。而今年的基本面并未出現不利于豆棕價差回歸的因素,所以,我們認為四季度價差有望走弱。

    四季度油脂上漲概率較大

         從歷年盤面走勢來看,棕櫚油在四季度上漲概率較大。

    (來源:期貨日報)

    分享:
    欧美日韩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