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技術支持:京倫科技
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楚天傳媒大廈7-8樓 鄂ICP備19029829號
郵政編碼:430061電話(傳真):027-88212781公司郵箱:hbslyjt@163.com
天天吃的米面油,也能玩出“尖板眼”。
時下,一批湖北糧油科技創新企業,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走出不尋常之路。
大米變飲品
一箱售價趕上一袋大米
國寶橋米是我省糧油加工業的金字招牌。記者在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看到,除了開發的11種精裝大米外,還有一款清爽可口的米汁。“這種米汁在荊門很暢銷,正在逐漸打開外地市場。”公司辦公室主任蘇偉介紹。荊門是優質稻產區,加工企業多,稻谷收購價一度達到3元/公斤。然而市場上總體呈“稻強米弱”,一般企業利潤率僅2%左右。
面對這種情況,國寶橋米依托資源優勢,以大米加工中產生的碎米、糙米等為原料,通過科技創新,開發出橋米汁等精深加工產品。一箱24瓶裝米汁(238毫升/瓶),在電商平臺上售價88元,比20斤一袋的國寶橋米還貴出4塊多錢。“我省95%以上的大米產品屬于中低端產品,急需開發更多營養、美味、健康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省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胚芽變身保健品
一噸賣出百萬元
沙洋縣的洪森集團,是一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年稻谷加工能力50萬噸,食用油加工能力10萬噸。
記者在公司的產品陳列室里看到,琳瑯滿目的優質糧油產品和滿墻的獎狀。輝煌的背后,同樣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
洪森的主業是糧油,突破口也是糧油。去年以來,公司先后開發出“米胚芽多糖”“米胚芽多肽”“膳食纖維”等專利保健產品。研發工程師孫維礦介紹,其主要原料是新鮮米胚芽,運用多級逆流、膜分離、生物修飾、微波低溫干燥等自主創新技術生產而成。
這些專利保健產品最終化身為“谷力沖劑”“谷纖肽”“三參膠囊”等進入市場,具有預防“三高癥”,改善心腦血管功能的作用。“經濟效益可觀,多糖類活性物質每噸售價高達100萬元以上,是公司新的增長點。”洪森集團董事長洪傳林說,由此公司也明確了從生產普通糧油產品向新型保健食品的轉型目標。
今年3月,洪森公司“米胚芽多糖”“米胚芽多肽”被全國糧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項。目前,洪森集團在沙洋經濟開發區建起全省首個米胚芽多糖保健食品工業園。
米糠油變口紅面霜
一粒稻谷被吃干榨盡
“糧油加工企業同質化嚴重,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擁有核心技術成果,才有足夠的競爭力。”洪湖浪米業公司副總經理林煥平說。
一粒稻谷在這里被吃干榨凈,除了加工成大米,副產品米糠既可用于生產谷物保健油,又可用于提取谷維素。谷殼用來燒鍋爐,公司不再燒煤,谷殼灰用來提煉白炭黑。
經過一番循環,普通稻谷身價翻番。而酸化油、米糠毛油等,用于制生物柴油,賣給化工廠做原料,每噸還能賣到700元至800元。
科技還讓企業開辟出更多盈利途徑。洪湖螃蟹國內有名,但螃蟹養殖戶每年要從江浙購進蟹苗,價格高不說,路途遙遠還使蟹苗死掉不少。“公司開發出生物膨化飼料,使本地蟹苗的品質不輸江浙,價格卻降低了30%。”林煥平說。公司 2012年建立了1000畝的蟹苗基地,至今發展至5000畝,產出的蟹苗滿足了洪湖當地50%的需求。
洪湖浪并非個例。省內其他一些企業也行動起來,紛紛推出科技含量高、適銷對路的產品。如隨州天星糧油公司用米糠油提煉制作口紅、面霜、乳液等化妝品。棗陽天雙健公司以面粉為原料提取小麥淀粉和谷朊粉,副產品生產有機肥。咸寧黃袍山公司從油茶果中研制開發面膜、洗發露等護膚護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