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技術支持:京倫科技
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楚天傳媒大廈7-8樓 鄂ICP備19029829號
郵政編碼:430061電話(傳真):027-88212781公司郵箱:hbslyjt@163.com
10月11日獲悉,湖北省政府印發《關于全面落實積極財政政策 聚力增效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出28項財政政策措施,包括全面實施減稅降費政策、聚力支持科技創新、著力緩解融資困難、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加強重點領域補短板工程建設、健全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規范政府舉債融資、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等八個方面,針對性強、涵蓋面廣、含金量高。
在聚力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將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2018年至2022年每年籌集100億元,重點支持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園區建設等;籌集100億元財政性資金,支持中央及省屬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科研院所建設;通過發行政府債券方式籌集100億元資金,支持國際化高科技園區和“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等科技創新聚集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重點領域補短板方面,2018年至2020年湖北省將籌集不少于600億元資金,支持實施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另外,統籌整合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省級股權投資基金、省級創業投資基金等引導基金,逐步形成總規模50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推動設立2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群,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支持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
解讀:一套精準發力的“組合拳”
湖北省政府日前發布《關于全面落實積極財政政策 聚力增效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提出的28項財政舉措,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加強資金和政策統籌,注重強化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充分凝聚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為何此時出臺這份涵蓋面廣、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落實“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經濟增速換擋,新舊動能轉換,加之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如何保持定力,實現既定目標?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要求“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7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要求聚焦減稅降費,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
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此前省政府在新舊動能轉換、降成本、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創業投資等方面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稱,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堅實保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財政工作,強調財政部門既要管好賬、用好錢、生好財,還要明大勢、謀全局、獻良策,充分發揮“智囊”“智庫”作用,為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的財政支持。
今年以來,省政府組織省財政廳認真梳理現有的財政政策,經過充分調研、多方論證,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出臺該《意見》,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聚力增效、更加積極,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更大的力度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
含金量高,釋放更多紅利
打蛇打七寸,“撓癢”撓到“最癢處”。
針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等,《意見》出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支持措施,如籌集500億元資金支持科技創新,推動設立2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群,籌集不少于600億元資金支持實施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保障公路、鐵路、機場、水利、高標準農田等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等等,這些政策實施后,將為實體經濟發展釋放巨大紅利。“對高質量發展中的弱項、短板,《意見》給予了高度關注。”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稱。比如,針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意見》提出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突出重點,集中財力,對條件成熟的項目,省級先期投入啟動建設,同步爭取國家立項支持;布局建設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應用基礎研究基地。
針對高校科研費管得過細、過死等問題,《意見》給予“松綁”:試行科研經費大科目概算制,不再用一個個小科目把科研經費“捆住”;實行科研經費分類管理,縱向科研經費實行有別于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和政府采購規定的差別管理制度;擴大間接費用比重,放開勞務費比例限制;允許項目單位自行組織或委托采購科研儀器;減少科研項目實施周期內評估、檢查、抽查、審計等活動,盡量讓科研人員少分心。
市縣發展缺資金是個“老大難”,為此《意見》提出,設立20億元支持市(州)高質量發展激勵性轉移支付;增強縣級財政基本保障能力,堅持財力下移、照顧基層,實施差異化的幫扶政策,在財政體制和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縣級財政支持力度,穩步提高縣級政府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能力。
量化細化,28項舉措可操作性強
減稅降費、支持科技創新、重點領域補短板、拓寬政府合規舉債融資渠道、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包括28項舉措的《意見》,堪稱一套體系完備的財政政策“組合拳”
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的企業稅費負擔問題,《意見》釋放一系列利好:堅持依法征管,堅決遏止收“過頭稅”、突擊收稅等亂收稅行為;做實財政收入,提高收入質量,市州本級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不得低于70%,縣市區級不得低于60%。
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由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降至2倍;停征專利收費中的專利登記費、公告印刷費、著錄事項變更費;暫停收取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對小微企業貸款及個體工商戶適當降低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繼續落實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等政策。
堵非法融資“后門”,開合法融資“前門”。根據《意見》,我省將推進政府債券項目庫建設,簡化發行程序,加快發行進度,加快債券資金撥付,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債券使用正向激勵機制,對項目儲備好、資金使用好的市縣,在新增債券分配時適當給予傾斜。
為構建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長效機制,《意見》明確提出,建立轉移支付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考評結果掛鉤機制,引導長江、漢江、清江等主要流域及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神農架林區、大別山區等區域市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完善財政激勵政策,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省內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制度體系,省內長江流域相關市縣60%以上建立補償機制。“舉措盡可能量化、細化,可執行性強。”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提出的財政措施時限清晰、金額具體、責任明確,增強了可操作性,便于有關方面貫徹執行。
來源:湖北日報 記者李劍軍、通訊員何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