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 2019年文旅康養及農業項目最高補貼將達100%
    發布時間:2019-01-04 瀏覽次數:5966次
    近日,發改委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關于《2019文旅康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方案》鼓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推廣PPP模式,對沒有回報率或回報率極低的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建設,發改委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國家發改委實施方案

    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具體包括哪些?

    補助比例又是如何算的呢?

    ......

    詳細內容請看

    ↓↓↓



    《實施方案》明確了2019年中央投資補助標準: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分別享受中、西部待遇的地區)中央投資補助比例為 30%、 60%和 80%。西藏自治區、四省藏區和新疆自治區南疆四地州(含兵團)的項目可按規劃確定的最高補助額度予以全額(100%)補助。


    文旅康養工程項目建設任務

    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方面

    (一)貧困地區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制播能力建設。

    (二)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二期建設。

    (三)少數民族新聞出版東風工程二期建設。

    二、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設施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點項目

    主要建設內容: 

    ①文物保護管理設施、文物保護圍欄圍墻、界碑界樁文物風貌改善,重要歷史遺存周邊環境整治、重要節點空間或傳統街巷沿街立面的整治、歷史水系整治、綠化等;

    ②必要的展示利用設施,如標識系統、保護展示棚廳、文物庫房、必要的展示用房、游客管理服務中心等;

     ③保護所需的基礎設施,如給排水設施和管線建設及改造、電力設施建設及改造、供熱及燃氣設施和管道建設及改造、垃圾收集中轉設施和公廁,防災減災設施等;

    ④基本接待設施,如生態停車場、必要外圍連接路、內部參觀步行道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般項目

    主要建設內容:

    ①文物保護管理設施;

    ②文物保護圍欄圍墻;

    ③界碑界樁,急需的防災減災設施;

    ④環衛設施、簡易巡護步道;

    ⑤給排水、電力等搶救性保護基礎設施。


    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

    主要建設內容:

    ①基礎設施建設或改造,如給排水設施和管線的建設及改造,電力設施建設及線路改造,供熱及燃氣設施和管道建設及改造,垃圾收集中轉設施、公廁、消防設施等。

    ②環境整治,對街區出入口、標志性建筑周圍、駁岸、水埠、戲臺等公共空間進行必要的景觀環境整治、歷史水系整治、傳統街區立面整治、街區的綠化等。

    ③在保持道路的歷史格局和空間尺度基礎上,采用傳統的路面材料及鋪砌方式進行整修。增設必要的生態停車設施等。

    ④公有歷史建筑的修繕與利用,鼓勵由政府組織對無人居住、產權公有的空置歷史建筑進行必要的修繕和改造,用于當地的基層綜合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用途。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建設內容:

    ①傳統表演藝術類:展演劇場、排練廳和相關輔助用房等。總規模不超過 3000 平方米,超出部分不納入支持范圍。

    ②傳統手工技藝類:生產傳習用房、技藝展示廳和相關輔助用房等。總規模不超過2000 平方米,超出部分不納入支持范圍。

    ③傳統民俗活動類:室外展演活動場地、小型室內展示空間、庫房等。建筑總規模不超過 1000 平方米,超出部分不納入支持范圍。


    國家自然遺產地

    主要建設內容:

    ①保護監測設施。建設必要的游客流量監測調控和規劃監管設施,如門票預約系統、景區入口門禁設施、重點景點和游線的視頻監控設施、游客量實時監測與信息發布系統、應急救援與指揮調度系統、規劃實施監測設施等。

    ②保護性基礎設施。建設必要的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垃圾和污水收集、環衛設施、綜合防災減災和監測預警設施、小型管理用房等。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必要且富有特色的慢行游覽道路設施,如游步道、木棧道、生態停車場,以及必要的風景名勝區外部連接道路(主要解決斷頭路和最后一公里問題,不支持長距離的景區外道路建設)等建設必要的資源展示設施、游客解說教育設施(展示中心、標志標牌、科普教育等設施)、游覽安全設施等。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主要建設內容:

    ①生態系統和遺產資源保護設施:生態系統保護建設,如森林管護、封山育林、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水土整治等,自然遺跡、地質遺跡現場保護設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如野生動物救護設施等,相關文化遺產、社區民俗保護設施等。

    ②配套基礎設施:必要的巡護道路,環境整治,垃圾污水處理,環衛設施,綜合防災減災設施,小型管理用房等。

    ③保護監測設施:生態監測設施,包括地面站網、遙感監測、數據平臺等設施,游客流量監測調控設施,應急救援設施等。

    ④科普教育和游覽服務設施:陳列館、科普館等展示設施,室外科普展示、科普信息站、標識系統等,資源展示設施,游客解說教育設施等。

    三、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旅游公共服務保障設施建設

    主要建設內容:

    ①旅游咨詢中心;

    ②區域性旅游應急救援基地;

    ③游客集散心;

    ④集散分中心及集散點;

    ⑤旅游交通引導標識系統;

    ⑥旅游數據中心等。


    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建設內容:

    ①旅游咨詢中心;

    ②區域性旅游應急救援基地;

    ③游客集散心;

    ④集散分中心及集散點;

    ⑤旅游交通引導標識系統;

    ⑥旅游數據中心等。


    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建設內容:

    ①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到交通干線的連接路;

    ②景區內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

    ③消防設施、安防監控設施、展陳場館、解說教育系統、游客信息服務設施以及環境整治等; 

    ④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必要維修保護。


    重要通知2019年國家重點農業項目補貼政策


    據悉,目前已知的2019年國家重點補貼的農業項目主要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及其他補貼項目。以下文字介紹為明年國家將重點補貼的農業項目,這些項目可以作為參考。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既然稱作“產業園”,那產業項目無論是數量還是類別都不會少。從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在今年聯合發布的《關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相關通知》中來看,現代農業產業園要突出產業融合、農戶帶動、技術集成的功能,打造出現代化農業的樣板,起到鄉村產業的引領作用。

    據統計,我國目前符合要求的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園一共有62家,計劃在2020年要增加到300家,而且根據產業園的建設情況,財政部會通過獎勵的方式,對符合要求的園區進行資金支持。

    從今年國家對現代化農業產業園的扶植力度來看,今年中央財政就拿出50億元對其進行扶持,而且這些產業園只要通過審核,就可以領到近1億元的補貼。因此,相信從國家目前對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園的扶植力度來看,在2019年也就是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園迅猛發展的一年。

    田園綜合體項目

    田園綜合體,簡單來說就是以農民合作社為主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綜合體。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農家樂、農家院、農家餐飲、自由采摘等項目。

    國家一直對田園綜合體項目有著不俗的扶植力度。而且據了解,在2019年,國家將為省級田園綜合體提供3000-6000萬的資金扶持;國家級的田園綜合體可連續三年,每年得到6000-8000萬的資金扶持。

    其他補貼項目

    除了上面說的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和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外,在2019年國家還將對經濟林、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等種養殖基地,以及農產品加工、儲藏、批發等流通設施予以有效和有力的扶植。

    另外還對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項目進行政策性資助,其中合作社補助資金為50-150萬元,農業龍頭企業補助資金為100-300萬元。

    我國農村的農民問題一直是關乎國家的根本性民生問題,在今年結束的十九大的報告中也指出,實施鄉村的振新戰略、解決三農問題是目前政府的工作重點。所以就有了國家對這些重點的農業項目提供補貼,助力農村經濟發展。

    分享:
    欧美日韩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