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技術支持:京倫科技
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楚天傳媒大廈7-8樓 鄂ICP備19029829號
郵政編碼:430061電話(傳真):027-88212781公司郵箱:hbslyjt@163.com
長江經濟帶再迎一輪綠色東風。
近日,湖北省印發《長江經濟帶綠色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努力把湖北長江經濟帶建成創新驅動引領區、綠色產業集聚區、智能制造先行區,到2030年,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建成。
綠色發展,如何發力?我們來管窺一二。
首提資源環境承載力
明確產業禁止、限制進入領域
1
該規劃是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1+5+N”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翻閱規劃,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
規劃首次提出資源環境承載力這個重要的“硬約束”。規劃與《湖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相銜接,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環境容量、生態系統脆弱性、生態系統重要性、自然災害危險性等。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結果,按照水資源缺乏地區、土地資源缺乏地區、環境容量超載地區、生態脆弱性地區、生態重要性地區和自然災害易發地區等不同類型,與國家及我省相關產業準入政策相銜接,明確了我省特定區域的產業禁止、限制進入領域。
其中,茅箭區、掇刀區、沙洋縣、下陸區、西塞山區、黃梅縣、樊城區、棗陽市、孝南區、安陸市、云夢縣、曾都區、廣水市、隨縣等水資源缺乏地區,明確禁止大規模水電開發、火(核)電發電項目;禁止糧食轉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轉化生物燃料項目;禁止填湖造景、造地的旅游項目、房地產項目;限制發展高耗水產業以及紙漿原料林基地建設。
“規劃強化了資源環境因子對產業發展的約束。”省發改委工業處負責人表示,該評價機制的引入,是對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戰略的有效貫徹落實,同時也是負面清單制的有益嘗試,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
“中國制造2025湖北行動”引領
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
2
作為世界級的經濟走廊,長江經濟帶需要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的支撐。
規劃提出,提高產業競爭力,建設世界級汽車、電子信息、工程設計施工集群、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適量擴大整車產能,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差異化發展專用車,建設世界級重要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基地,將漢隨襄十汽車產業帶建設成為產業鏈完整、研發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走廊。
——依托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大力實施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培育、智能終端壯大、光通信和激光產業領先、軟件及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北斗產業應用等工程,建設沿江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提升國際競爭力。
——以水利水電、橋梁建筑等優勢行業為核心,推動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建筑工程全產業鏈發展,鼓勵發展多種融資模式,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打造世界級工程設計施工之都。
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湖北下出了“先手棋”。以“中國制造2025湖北行動”為牽引,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基地,三個國家級新型基地建設聚集效應已經初顯。
“突破一批產業前沿引領技術,聚集一批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居全國乃至世界前列的企業,構建和完善產業發展生態,為長江經濟帶產業競爭力作出湖北貢獻。”該負責人表示。
實施五大綠色示范重大工程
更多機器人“上崗”
3
實施五大綠色示范重大工程,是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產業綠色發展的載體和抓手。
綠色制造推廣工程,讓設備更節能、制造更清潔。規劃提出,圍繞重點污染物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廣綠色基礎制造工藝,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重點開發生物轉化、高產低耗菌種、高效提取純化等清潔生產技術,加強發酵類大宗原料藥污染防治。
智能化改造工程,更多機器人將“上崗”。規劃提出,把湖北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集聚區和應用示范區。剛剛閉幕的中國(武漢)國際橋梁博覽會上,就有許多機器人亮相,它們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數據顯示,我國已連續4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省在這一領域潛力無限。
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升工程,將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個性產品和服務。規劃提出,支持企業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豐富和細化消費品種類。
制造轉型工程,讓制造企業從“單打冠軍”變為“多面手”。規劃提出,引導鋼鐵、裝備等行業從單純提供產品向提供設計、制造、安裝及運維服務等一體化服務轉變。
現代農業發展工程,將打造出一批“未來農場”。規劃提出,在沿江地區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加速融合,壯大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農場并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想象一下:陽光灑滿田地,卻看不到一個人的身影。翻地、播種、灌溉直至收獲,全部由智能系統指揮機器完成。這樣的場景很快會到來。”上述負責人表示,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必須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擺在首位,決不走“先發展再治污”的老路。